2010年9月30日

野地旅0067:棲蘭100神木群[宜蘭大同]

地點:宜蘭縣大同鄉台七線100號林道,棲蘭山中國歷代人物神木群
日期: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三十日
性質:旅遊
---------------------------------------
  棲蘭一百神木群與棲蘭國家森林遊樂區、明池國家森林遊樂區合稱為馬告生態公園,馬告的名稱是一種山胡椒,泰雅語稱之為馬告,而棲蘭山上多產此植物而得名。我們這趟主要是去一百神木群,吸吸芬多精。一百神木群的名稱由來,並不是裡面有一百棵神木,其實有命名標示的有51棵,但馬告地區擁有的巨木卻多達兩千棵以上!一百的名稱其實是因為此處為林務局編號第100號林道。
  我們在土場下了車,土場的地名是林業術語中的木材聚集地或卸材場,此地過去是太平山木材轉運場,亦是平地森林火車線的起點,現在的停車場就是舊的卸材場。一旁有以前的「五分仔車」,自從1914年台灣總督府就開始在此地伐木,1921年起興建至土場的森林鐵路,由於軌距較窄、車廂狹小,故被稱為五分仔車,興建完成之後,此地的木材便不再靠蘭陽溪的溪水放流,而出張所① 也由宜蘭改至羅東。1970年鐵路延伸至台鐵羅東站,從羅東經蘭陽溪畔、三星、天送碑、牛鬥到土場,但在公路越來越發達的情況下,1979年8月1日正式停止營運。

  *五分仔車。

  *運材車,綠色的為客車。

  *土場到樂水②的站牌。
  我們在這邊換搭了馬告生態公園的小巴士,往北橫開去,經過好幾個髮夾彎之後,來到了棲蘭檢查哨,我還記得去年走北橫時有來這裡借廁所。進入100線林道之後,還要繼續往裡面開大約40分鐘,沿途路頗顛跛,有時候一震還會把屁股通通震離椅子上,有些小朋友就好興奮,唷,飛起來了!
  下著小雨,霧氣很重,我們一下車趕緊大口深呼吸。我們的嚮導已經在等我們了。由於要保育此地生態,講解都不能使用擴音器。進入了森林,很快的一些神木就出現在面前了,這邊的神木依照其年齡,比對中國歷史上的一些人物年代而命名,所以又稱中國歷代神木群,我們看到的第一棵神木,就是園區中最老的「孔子」,大約萌芽於西元前551年。

  *孔子,聳立在山坡上。

  *告示牌說他有41公尺高!
  繼續走還看到了許多神木,楊貴妃啊、于謙啊、唐太宗啊、曹操啊等等,其中唐太宗跟曹操已經死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司馬遷」,因為它的樹形非常好看,表現出紅檜③的特有形態,與此區另一種巨木台灣扁柏④大不相同。司馬遷樹高40公尺,胸圍13公尺,應該是園區中最粗的一棵,樹齡約有2150年了(萌芽於西元前145年)!紅檜的生長形態,主要是分布在海拔1000~2600公尺之間的霧林帶,才有足夠的水氣,但也要生長在排水良好的坡地上,樹幹外觀較扁柏為平滑,且皮薄,樹幹聞起來不似扁柏有辣味,材質較台灣扁柏為軟,且略帶紅色,而樹冠的樹枝多上揚,而非平舉或下垂,根部有微微的板根性狀,使之能穩穩的站在山坡上。

  *司馬遷,樹形漂亮。
  另一種巨木台灣扁柏,其生長分布大約在海拔1200~2800公尺的霧林帶,稍比紅檜高一點點,樹皮較粗且厚,木材聞起來略有辣味,帶黃色,其樹冠枝條多下垂,根部則常常懸空於地面,所以會在地面上看到扁柏底部有樹根圍成的樹洞。

  *台灣扁柏林。
  走著走著就想到好久以前,那時候應該還是高中生吧,看到管理此處的退輔會⑤管理此地的「枯立倒木」,原本擬定要開採做為建材、家具材使用,但遭到生態保育人士的強烈反對,其理由有下面幾點:第一,台灣扁柏的特性就是樹頂略黃,看起來有點像枯木,但並不是枯木,光從直升機上判斷其生死並認定為枯立木有其盲點;第二,倒木在生態環境上有相當重要的影響,提供新一代植被龐大的養分來源,從許多巨木都是生長於「前代」巨木的遺體之上可窺一二;第三,若真要移出這些巨大的枯立倒木,勢必得開闢完善道路、闢開枯立倒木附近的樹叢,機具聲音大增,造成生態上不可挽回的破壞!
  最後是沒有開發的。

  *倒木在山中也是另有一番風味,上面已經生滿了新一批的植物了。
  除了神木,我們還有看到一些少見的野生植物,像是八角蓮、隸慕華鳳仙花,但最值得注意的,是一種叫做「七葉一枝花」,生長形態就是有一根枝,上有輪狀生長的葉片六到九片,然後在枝頭的頂端會開出一朵花,雖然沒看到花,但是我們看到了很典型的「七葉」。這是我生平第一種認的出來的台灣特有種植物,在國小資優班就看過幾次,所以一看到也就特別有感情,而另外,現在的千元大鈔,帝雉的身後,也有兩株七葉一枝花唷!

  *七葉一枝花。

  *放大看一下,有看到帝雉身後的七葉一枝花了嗎?
  走了好一段路,路途一半就已經肚子餓了,但是公司的員工旅遊就是不一樣,在來時路上就不斷的發食物給我們,所以我和林怡就開始吃了!大概路程走了一個半小時(我們走短程,另有全程步道),抵達了一個應該是販賣部的地方,裡面有賣池上便當(有點奇怪),另外有賣「馬告杏鮑菇魚丸湯」,一碗五十元,有種很奇特的馬告的香辛味,有些人會吃不習慣,但我覺得還不錯啦!

  *林怡吃餅乾。

  *旅遊服務中心。前面又是棵巨木。

  *池上便當與馬告杏鮑菇魚丸湯。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就搭馬告生態公園的小巴回到土場,再從土場到礁溪。很想睡覺睡得很死,醒來已經在礁溪了,泡了泡溫泉(這天不熱,泡起來挺舒服),然後跟林怡去蓋礁溪的319章,回到遊覽車,回台北。
  這邊附帶提一下,現在有些人認為神木應該被正名為巨木,因為神木代表的是一種「神格化」的結果,但神格化的前提不就是「死」嗎?以邏輯上來說,這是一個很合理的推論,但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理性的思考也不需要無限上綱,如果從原住民族的泛靈信仰以及道教的自然崇拜,其實叫祂神木,也無可厚非,隨便長都幾千年,這對人來說,豈不是神蹟?當初會叫祂們神木,一定是出自自己心中對其尊敬、景仰的心態,如今若正名為巨木,那他們不就變成了人們將之純粹物化,因為他只是棵「大樹」,是否不需要對其抱持尊敬的心理?不過,雖然我認為叫神木、叫巨木並沒有一定的對錯,但把這些神木(巨木)稱做孔子、司馬遷…,那其實也免了,用些泰雅族人的名稱會不會比較適合?又或是尊重其生為「紅檜」、「台灣扁柏」族群的尊嚴,就讓他們以紅檜、台灣扁柏為名就好了呢?
  另外一個議題是馬告國家公園的成立與否,一篇新聞說的好:國家公園、保護區的成立,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保育團體對於國家利用權力開發山林過度而起的反彈聲浪,然而,就像所有事情一樣,都是一體兩面的,原本的原住民族就是與山林共存共榮,破壞了山林對原住民不好,所以要設國家公園保護,但設了又對原住民族的生活領域加上了許多層枷鎖,一樣對原住民不好。在制定法律常會顧此失彼的時候,是不是好好傾聽原住民族的心聲,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少數民族常常有「文明人」想像不到的出奇哲理值得探討!
 
 
參考資料:
1.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2.舊米穀檢查所出張所
3.宜蘭測候所飛行場出張所
4.行政設施
5.宜蘭縣大同鄉樂水部落
6.棲蘭山擁有針葉裸子植物群「活化石樹」(自由時報新聞,記者楊珮欣)
注釋:
① 出張所: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明治廿八年、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佔領台灣,是年六月設台北、台灣、台南三縣,澎湖一廳。台南縣下設鳳山、恒春、台東三支廳。台南縣即清之台南府改稱。同年八月除台北縣及澎湖廳外,台灣、台南二縣改稱民政支部,縣下設支廳,支部下設出張所。台南民政支部於十一月成立,轄安平、鳳山、恒春、台東等四出張所,今台南市境隸屬安平出張所。為一地方行政單位。
②樂水:指的應該是宜蘭縣大同鄉樂水部落(樂水村)一地。
③紅檜:又名薄皮、紅肉、松蘿、松梧。
④台灣扁柏:又名厚殼、黃檜、松蘿、松梧,常與紅檜混稱,兩者均為優質建材。
⑤退輔會:全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棲蘭山林場為退輔會所管轄而非林務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