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5日

野地旅0450:億載金城[台南安平]


  *億載金城內翠綠的草皮,早已沒有當年練兵場的肅殺氣氛。

  到過台灣的文化之都府城台南數次,卻每每只是走馬看花,真要我說出這個漢人在台最早落腳之處有什麼獨特,也還真一時半刻說不出來,對台南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中小學時代的社會科課本上,有關鄭成功逐退荷蘭人等片段而殘缺的歷史記憶。億載金城也在這段記憶中,大概依稀知道是沈葆楨蓋的、與日軍牡丹社事件攻台有關,喔對了,還有那張億載金城入口的照片。以上這些記憶都讓我湧起「莫名的」愛國情操,當時的教育可算是真的成功,套個中國方面的說法,億載金城應該列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註:中國將一些效忠政府、報效中國的史事史蹟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例如野地旅0267蘇公塔)!

  當然長大了,整個社會變遷的也多了,現在講到億載金城,大概也沒有以往那種同仇敵愾的感覺,反倒是近年來推動了「愛在億載」的口號,從殺聲震天的軍事建築,搖身一變成了情侶約會的地點,所以這趟兩人旅程,選在這裡開始是再適當也不過了。

  億載金城完工於光緒元年(1875),是沈葆楨因應同治十三年(1874)的牡丹社事件所建立的,聘請當時福建馬尾造船廠的外國技師設計建造,用以扼守府城外的水道出入口。當時一共有七個沙洲平行於海岸之外,取其沙洲長條狀像是鯨魚的背露出水面,而稱作「鯤鯓」,億載金城位於第二條沙洲,因此本名稱作二鯤鯓砲台,億載金城則是城門入口門額的題字。不過有資料顯示億載金城實際位置是三鯤鯓,我並沒有細究。不過,百年下來,滄海桑田,當年位於「海外沙洲」的億載金城,今日已經與台灣本島路地直接相連,眼前的水域則是利用殘餘的潟湖所整建的安平港。


  *明治三十七年(1904)的台灣堡圖,橘色點為億載金城,綠色點為安平,與右側的台南市街中間隔了一片水域,而億載金城則是在重要的水道旁。


  *昭和十九年(1944)的美軍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因軍事用途而繪製的地圖,仍可看到億載金城、安平與台南之間仍有大片水域。


  *民國七十四年的經建版地形圖第一版,可以看到億載金城與台南之間已有了大片的填海造陸。


  *民國八十八年的經建版地形圖第三版,億載金城與台南之間的填海造陸範圍更大。

  億載金城築成後約莫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朝戰敗,割讓台灣予日本,在日本軍隊全面接收台灣之後,億載金城也失去了其戰略價值,一度荒廢。後來在昭和五年(1930)時才因為紀念台灣文化三百年,而對億載金城重啟調查、整修,並列入府城名勝成為觀光遊憩地。

  我們兩人繞了億載金城一圈,城牆大致保存完整,還有一部分清朝時修建的三合土牆殘跡展示,除此之外,大概就是校閱場中間的一個紀念碑,以及沈葆楨銅像。幾尊大砲我並沒有什麼概念,只是盯著億載金城城門內側所寫的「萬流砥柱」門額,當年希望億載金城能夠長長久久的存在,並成為國家最堅強的守護者,今日則成為了地方特色的來源,繼續發揮它的價值。


  *億載金城入口,前方的橋是昭和五年興修的。


  *光緒元年的億載金城門額。


  *砲台一隅。


  *護城河一景。


  *磚造的砲座區。


  *一排大砲。


  *城牆建材的黏合似乎是就地取材使用了不少貝殼。


  *沈葆楨銅像。


  *三合土結構殘跡。


  *萬流砥柱門額。

  很快的逛了一遭,兩人步出億載金城,隨著歷史的腳步往北一探安平地區。雖然對於是否再次造訪億載金城,我持保留態度,但作為兩人第一次到南部出遊,我想選這個保固期長達億年的地方,應該是個不錯的起點!


一、參考資料
1.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59)[台南安平] .安平紀行(四):億載金城
2.中研院GIS中心-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2012.03.31造訪
2012.05.15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