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9日

愛玩地圖:日本安倍首相的國際戰略架構


  *日本安倍晉三任首相時,曾於2006年提出的《自由與繁榮之弧》,和最近所提出的《亞洲民主安全之鑽》國際戰略架構(圖片來源請見文末參考資料)。

  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前一次任期(2007)年時,曾經與當時的外相麻生太郎聯合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的國際戰略架構(上圖),於該架構下,日本應對外協助東歐、高加索、西亞、中亞、南亞及東南亞等地區或國家的自由民主發展,以形成一弧線圍堵俄國以及中國的勢力發展;其中發展的重要目標為日、印關係強化弧線,並企圖整合美、澳兩國所在的太平洋形成網絡。

  這樣的政策肇因於2005年時德國首相梅克爾所提出的《Value diplomacy》,即強化價值觀相同(歐美式民主)的國家之間的關聯性。而日本將此政策落實到地圖上,更與二十世紀初英國地理學者麥金德所發表的《世界島》中的「心臟地(heartland)」頗有相似之處;當年的世界島概念認為,誰控制了東歐,誰就控制了心臟地;誰控制了心臟地,誰就控制了世界。日本此一政策頗有欲控制心臟地的精髓。

  *《世界島》概念中的世界地圖,歐亞大陸中北部為廣大的大陸地區,沒有太多的可航行海岸及外流河,加上平坦的地形使得這片大陸地區成為陸地強權「心臟地」。麥金德認為,誰掌控了資源豐富的心臟地,加上整個歐亞大陸(世界島)沒有其他強權挑戰時,周圍的海權國家就無法挑戰陸權國家;此論點在一次大戰後最先被德軍所接受。(原圖連結

  安倍二次組閣之後,除了重提《自由與繁榮之弧》外,也提出了更有針對性《亞洲民主安全之鑽》(下圖),更重視日、美(地理位置上為夏威夷)、印、澳四國的關係網絡,其基本的價值精神除了民主自由(人權觀)以外,更加入了海洋事務應藉由《海洋法》進行解決,借此消除日本國內對於東海、南海快要變成「北京湖」的狀態。除了鑽石網的基本架構之外,也要與英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紐西蘭和大溪地的法國太平洋海軍合作;而最近日本協助緬甸解決龐大外債問題,也可能有這樣的戰略思考。

  安倍回鍋之後,雖才剛拜託聯合執政的政黨黨魁遞交親筆信予習近平,但在政策上,很難脫離日本鷹派的思考,較為親美,甚至在「價值外交」上,與韓國的路線可能會比想像中的還要近(尤其是在有朝鮮這個不定時炸彈的威脅下)。東海、南海地區的形勢,在美、日主導之下,逐漸變成兩個團體的對抗。值得思考的是,臺灣在這樣的國際戰略架構下,應如何立足?其國際地位又該如何被詮釋?值得觀察。


一、參考資料
1.アジアの民主主義セキュリティダイアモンド
2.美日澳印4國菱形連線!
3.中对俄优先PK日“自由与繁荣之弧”
4.維基百科-自由與繁榮之弧
5.百度百科-自由與繁榮之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