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5日

野地旅0517:北埔老街與金廣福公館[新竹北埔]


  *北埔老街偶爾可見一些頗具風味的小巷弄。

  離開苗栗北返,天色雖逐漸暗淡,但肚子餓可是片刻等不得,正好行駛經過北埔,心囑北埔老街一定有東西可吃,便在北埔稍作停留。上次到北埔,是大學一年級的事情,當時雖名為考察,雅稱體驗,實為玩樂,對北埔唯一的印象就是磨了擂茶,以及與一群尚未相當熟識的同學們合照,至於北埔史蹟的圖像,仍滯留在歷史課本的記憶之中。

  這次為了尋找食物,順道拜訪幾處史跡,也因事前未做詳細功課,回來之後才發現漏掉許多,不過幾個觀光重點倒是都有蜻蜓點水一番,諸如金廣福公館、姜阿新宅、慈天宮等。也算是發思古之幽情吧(雖然肚子很餓)。


  *北埔老街附近地圖。

  漢人在北埔的開發,始於清道光年間,閩人周邦正和粵人姜秀鑾(客家人)等合組墾號「金廣福」,金為騰達之意,廣、福則分別代表粵、閩;眾人於道光十四年(1834)開始入墾邊區,由周邦正駐紮竹塹城內,姜秀鑾負責實際開墾,並在北埔、峨嵋、寶山一帶建立多個隘寮,形成一道隘勇線,稱作「大隘」,藉以防止淺山地帶的番害。直至劉銘傳於光緒十二年(1886)成立撫墾總局之後,開墾作業收歸官營,金廣福才結束其輝煌達半個多世紀的業務。

  由於金廣福公館、姜秀鑾宅第(天水堂)和一旁的姜阿新宅都是私人產權,因此不能入內參觀,只能在外拍拍照。一旁的北埔主廟慈天宮,建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主祀觀世音菩薩,並陪祀三官大帝、三山國王,可說是兼顧了閩、粵族群的信仰。在此並未久留拍了幾張照就趕緊找食物果腹。


  *金廣福公館。


  *姜秀鑾宅第,天水堂。


  *姜阿新故宅,建於民國三十五年。姜阿新以茶葉致富,而建此洋樓。


  *姜阿新故宅另一側。近日傳出姜阿新後人買回此宅產權,令人欣慰。


  *慈天宮。


  *慈天宮內部,十分古樸。


  *慈天宮右廂祭祀李嗣鄴、姜秀鑾與姜榮華神位。李嗣鄴為金廣福入墾時的淡水廳同知、姜榮華則為北埔、鹹菜甕(關西)一帶的重要墾戶。


  *一些街屋。

  吃了一些客家粄條之後,滿足的離開了北埔,以後說不定有機會再來更深入的了解此地。後來在進行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時,曾有賽夏族人說,北埔、峨眉一帶的淺山地帶,原本應該是北賽夏族的傳統領域,因為客家人的入墾,使得北賽夏往新竹縣五峰鄉內退,並受到後方泰雅族的威脅。後來客家人曾協助賽夏族人擊退泰雅族,取得天湖部落一帶的土地,於是將上坪(野地旅0421竹東圳水利工程與上坪聚落)讓與客家人開墾。這段敘述我並不能判斷是否為真,不過漢人的入墾,對原住民總是有所影響的,今日北賽夏核心的「大隘部落」(野地旅0200大隘部落)不曉得是否與金廣福所設的「大隘」有關?等待其他證據的浮現,或者有緣人來告訴我吧。


一、參考資料
1.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10)[新竹北埔].金廣福公館
2.維基百科-北埔慈天宮
3.姜阿新宅


2012.12.22造訪
2013.02.15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