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4日

野地旅0670:火車站前老街[花蓮光復]


  *花蓮光復的街上,看到令人驚豔的老街屋。

  花東行的第二天,我們決定在光復停留一晚。選擇住宿的地方就在光復火車站前的中正路上,由於抵達時已經天黑,我們決定待隔天天亮,再來簡單繞一下光復的市區。雖然只在中正路上來回走了兩趟,吃了遠近馳名的大陸餃子館,不過光復的街上,確實讓我們看到了一些老街屋建築,印象中,我好像不曾在花東縱谷裡,看過這樣的街屋,也沒有任何旅人曾將光復中正路寫成一條老街。

  光復市街的歷史並不算太長,目前光復鄉中真正歷史悠久的,是幾個阿美族部落,包括最著名的馬太鞍、太巴塱兩大部落,以及在南邊的馬佛社等部落。清朝末年,此處劃入台東直隸州,日本時代初期劃歸奉鄉管轄。大正二年(1913),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設立了「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工場四周則開闢為大和農場,人口逐漸聚集,同年,於大和工場與馬太鞍之間設立鐵道「馬太鞍驛」,馬太鞍驛所在位置呈一丁字路口,往東可直通太巴塱,往北接馬太鞍,往南則是通往大和工場,而在火車站與大和工場間所出現的新市街,則稱為大和。隨後,馬太鞍改稱「上大和」,馬太鞍驛也改稱上大和驛。戰後,車站名稱一度改稱台安,即馬太鞍的諧音,隨後光復鄉建鄉,台安車站改稱光復至今。


  *上大和驛(光復車站)與三大聚落(馬太鞍、太巴塱、大和)的位置關係圖。底圖為大正十三年(1924)由陸地測量部所測繪之五萬分之一地形圖。


  *一間平房街屋貼有面磚,可能為比較近代的建築。


  *沒有立面的街屋。


  *目前光復市街上可看到保存較完整的兩間和洋風格街屋。


  *印象中應該是第一次在花東縱谷內,看到這樣的仿巴洛克式花草紋勳章裝飾。

  當年的馬太鞍驛或上大和驛前形成的市街,或許留下了今日我在中正路上所見的老街屋,數量不多,但已能一窺當年,這個市街位於三大聚落(馬太鞍、太巴塱、大和)間的交會樞紐處,想必也是繁榮一時。製糖業的榮景,維持到民國六零年代末期,此後因國際糖價因生產過剩、以及熱帶地區種植競爭,台灣的糖業趨於沒落,光復鄉也逐漸轉型成以觀光產業為主的鄉村。

  儘管這條「老街」十分的短,也沒有以老街為主軸發展的觀光活動,不過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光復市街上走走,請別錯過花東縱谷間相當少見的這幾間街屋,遙想當年東台灣糖業的盛行,然後,再到街上品嘗一些在地美食,也算得上是怡然自得!


  *光復市街地圖。


一、參考資料
1.花蓮光復鄉大和地區再生歷程
2.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3.台糖花東處花蓮簡介


2015.05.31造訪
2015.09.04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