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野地旅0757:三寶侗寨、述洞侗寨與風雨橋[貴州黔東南]

  *述洞侗寨街道一景,是一個仍保存著侗族人生活的村寨。

  這一年的廣西、貴州之行,已經經歷過了壯族、苗族、漢族的村寨,沿途也看到一些布依族、瑤族的風光,接下來,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境內,即將造訪的是另一個少數民族侗族。原本我們並沒有仔細安排侗族地區的行程,只是安排了要在榕江縣過一夜,榕江縣城不遠處有一個號稱「天下第一侗寨」的三寶侗寨,去走走看看也就做數,儘管西江千戶苗寨(野地旅0757西江千戶苗寨與大塘新橋苗寨)這個「天下第一苗寨」已經讓我們倒了不少胃口,但難得來此,還是去看看吧。

  貴州境內的侗族人,大多生活在榕江、叢江、黎平三縣的範圍內,此處的寨子與附近的苗寨形式略有不同,但差異並不如想像的大。侗寨最主要的特色,是寨內會有一至數個高聳的「鼓樓」,這些鼓樓為木造建築,是侗族建築工法之大成所在,鼓樓越高,越能看到遠方是否有敵人入侵,做為守望之用;另一個特色建築則是風雨橋,儘管風雨橋並非侗族才有,但也蔚為特色,因此鼓樓與風雨橋被當成是侗族旅遊的代號。

  來到榕江縣城以北,此時已經逼近下午五點,雖然夏天天色仍亮,但很多景點在這個時間點都要關門了,於是我們直驅三寶侗寨,回頭再來煩惱住宿問題。到了停車場,不見遊人蹤影,有門但沒關,原來根本不賣票,當然就進去逛逛囉。首先進入我們視野的,是一個「超級高大」的鼓樓,猜想可能是後來興建的,據說是目前最高的侗寨鼓樓,不知為何,這個鼓樓直接讓我聯想到中南半島國家的風光;搭配這個大型的鼓樓,三寶侗寨據說也是全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侗寨,所以才被稱為天下第一侗寨,好在這個侗寨整修的新歸新,還不向西江千戶苗寨一般擁擠的令人反感。

  三寶侗寨沿著河流興建,可細分為上、中、下寨,為了配合榕江縣的旅遊開發,目前道路與其他設施正在興建中,有商販賣家,也有門面整修工程,不過大體上而言,還不算是個熱鬧的景點,沿著河邊有許多老樹,漫步河岸也顯得悠哉。鼓樓旁,有一間大門緊閉的「薩瑪祠」,是祭祀保護侗族人的女英雄「薩羅」,在各個侗寨中,均有類似的祭祀場所。

  *三寶侗寨的超大鼓樓,真的很壯觀。

 
  *鼓樓正面(左)與背面(右)。

  *從鼓樓底下拍攝其大木建築結構,真的是非常複雜,中央以四根高柱圍成方形的基本結構,再以橫樑向外延伸。

 
  *河岸老樹下有許多族人休憩,十分悠閒。

  *薩瑪祠。

  *侗族屋舍,跟苗族的屋舍差異並不算太大,稍微走進寨子中,可看到保留較多原來樣貌的建築。

 
  *河岸的老建築(左);侗族婦女(右),已婚婦女會穿藍色上衣與黑色褲子,未婚少女則穿白色上衣與短褲,當然,現在大多數的侗族女性穿的跟我們沒有什麼兩樣。

  我們在三寶寨中看到了一家三代同堂的女性,其中媽媽正在幫女兒整理頭飾,奶奶則在一旁看著,好奇之下,問了他們為何女兒如此盛裝打扮?原來女兒所穿的白色上衣搭配短褲、綁腿,是在出嫁前的侗族女性服飾,當然這身服裝經過現代化「改良」過,是表演服裝,而已婚女性則穿著藍色上衣、黑色長褲,以此區分身分。這天晚上,正好是貴州省黔東南州的「州運會」開幕,所以榕江地區的侗族兒女通通盛裝前往縣城,準備作為開幕式表演的一員。這一來可慘了,幾乎整個榕江縣城都找不到住的地方,所有的酒店、賓館一概被來自黔東南州各地的運動員給包下了,我們住在榕江的如意算盤可打得真不好。趁著天還亮,我們心一橫,決定繼續開大約1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前往黎平縣城住宿,這完全在我們原本的行程之外。

  抵達黎平,早就累壞了,趕緊住下。但也都來到黎平了,好像不去走走也說不過去,於是參考了當地酒店的旅遊簡介,找了幾個侗寨作為備選。其中,有一個「述洞侗寨」特別吸引我,在於它那獨特的「獨柱鼓樓」,查了資料後,發覺獨柱鼓樓很有可能是其他鼓樓的原始型態,也是目前現存最古老的侗寨鼓樓,因此就決定選擇述洞侗寨,作為隔天行程的第一站。附近的侗寨還有很多,從旅遊簡介上來看,似乎各有各的精采,時間不足,只能選一個囉。

  往述洞侗寨的途中,還會經過幾個村子,其中包括黎平縣城附近的「黎平寨」與「黎平所」,其中黎平寨是侗族村寨,黎平所則是明代以來駐軍的「衛所」,黎平縣城則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城市,足可見貴州一地的民族組成真的非常複雜。這些在河谷中的侗寨,確實多可看到顯眼的鼓樓,就像台灣的村廟一樣,是全村的焦點,因此也經常是整個寨中最美侖美奐的建築。通常一個寨子有三個鼓樓也不意外,鼓樓的數目與村寨的規模應該是有關係的。

  *半路上依然使用中的木造水車。

  *侗族的歌唱被稱為「大歌」,通常是在重要節日或貴賓蒞臨時,於鼓樓前演唱,因此也被稱做鼓樓大歌,是種多聲部的男女多人合唱。途經岩洞鎮(岩洞寨)被列為大歌文化保護的基地。

  *岩洞寨,可以看到兩間造型不太相同,但都明顯高出其他建築的鼓樓。

  *岩洞寨緊鄰溪流。

  *銅關小寨,較多已整建的房屋,但仍可看到鼓樓以及風雨橋。

  從黎平出發後一路走鄉道,經岩洞、銅關後,轉往更小的路,連續好幾個地名都有個「洞」字,不曉得是否就是「侗」的意思?不久後,終於抵達述洞,聚落入口處做了一個小小的入口意象,沒有遊客,只有當地人,車子不曉得能不能開入寨中,於是就停在寨外,步行進入。看資料介紹,「述」在侗語中有著豐收之意,而此處的侗族人大約在明永樂年間定居,建立聚落,整個述洞寨中有三座鼓樓、一座卡房、一座風雨橋,其中的獨柱鼓樓與其他鼓樓以四柱支撐相比,結構上可能是較為原始的建造方法,因而成為最大特色。

  走入寨中,有種不確定感,居民完全是在過自己的生活,我們一家三口外地觀光客好像與他們無關,拿起相機也不知道會不會冒犯別人,安安靜靜的在寨中行走。路一轉彎,來到一個像是家戶門口的地方,有個木造門樓,長得很有趣,而且在門樓旁看起來有祭祀類似漢族門神一般的神偶,不知為何。門樓後方,驚見大片的「水上糧倉」,我們前一天才在大塘新橋苗寨看過水上糧倉,且據說新橋苗寨是唯一有水上糧倉的苗寨,但在述洞侗寨卻意外的發現更大規模的水上糧倉,可推論此地苗、侗等民族其實也有不少交流吧。

  *進入述洞侗寨,前方的婦女穿著侗族服飾。較高的建築就是獨柱鼓樓。

  *某戶人家的門樓,右邊可以看到小型神龕。

 
  *門樓上的神龕與神偶(左)以及貼在門柱上不知是咒語還是歌曲(右)?

  *水上糧倉,單一糧倉的規模比大塘新橋苗寨大得多,看起來建築工法也更原始。

  *同樣是用石塊頂住糧倉木柱,但這裡的糧倉顯然更大。

  *糧倉群,也有不在水上的高架糧倉。

  才走幾步,就已經驚覺述洞侗寨在聚落建築上是如此的驚人,一方面保存了極原始的建築工法,另一方面有非常棒的整體感受,還沒到獨柱鼓樓,就先被水上糧倉吸引了。整個聚落內水上糧倉大約有五區,從山澗引水至糧倉區儲存。若與新橋苗寨相同,一間糧倉就代表一戶人家,那麼述洞侗寨的規模真的不小。

  第一區水上糧倉後方,就是獨柱鼓樓的位置了,是一個自明代起開始存在的鼓樓,目前的獨柱鼓樓則是1922年由寨中居民依原貌重建,高15.6公尺。寨裡的男性很多都在鼓樓裡乘涼、休息,看到我們這些觀光客,也投以好奇的眼神,為了好好拍個鼓樓結構,還是不好意思打擾了他們一下,也沒有什麼敵意,但也不會特別殷勤,就當作我們的存在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看過三寶侗寨的超大鼓樓,便覺獨柱鼓樓好迷你,但又覺得好純樸,像是身形已經自然萎縮的老者,但仍打起精神站立起來。獨柱鼓樓便是聚落的核心了,一旁的街道可通往河邊的另一區水上糧倉,或往北走,到另一條大街上,那裏有另外兩座鼓樓,已是四柱形式。

  *在寨子中行走,遇到穿著傳統服飾的侗族女性。

  *穿梭其中,處處可見引水的設施。

 
  *山坡上的聚落(左);害羞的侗族小女孩(右)。

 
  *近距離觀察水上糧倉。

  *多間水上糧倉錯落有致。

  *在寨中發現一個腳踏石臼。

  *這個像小廟的建築,是聚落中的「泉水」喔,民生使用的。

  *述洞侗寨獨柱鼓樓外觀。

  *獨柱鼓樓內部結構,所謂獨柱,是指中間以一根高柱支撐,四周再以橫樑加大跨距;絕大多數的鼓樓中間是四根高柱。

 
  *獨柱鼓樓。

  *鼓樓內有個火炕,許多族人在裡頭休息。

  獨柱鼓樓的不遠處,有著述洞寨的「薩羅壇」,與三寶寨的薩瑪祠是一樣的意思,重要的祭典會在此處進行,不過據說有很多禁忌,我只有拍一張照。這時,突然許多侗族婦女跑了出來,手上拿著紡紗輪,原來正好在處理他們的紡織品,也就跟著一起看了一下。一旁有位大媽,見到有外地客人,堅持要我們到他家坐一下、吃飯,還擔心我們不進去,直說「真的不用錢,進來坐」,這才發現他們其實漢語也都講得不錯。

  *薩羅壇。

  *房屋大門新舊卡榫並存。

  *處理紡織品中,侗族婦女頭上經常會帶白色的頭巾。

  在大媽家裡坐了好一陣子,喝了幾杯茶,決定還是到外頭走走,先去找另外兩座鼓樓與卡房,很快的,我們就在聚落中心的一處路口,找到了四柱形式的北鼓樓,看起來也相當的質樸,當然裡頭也是一群侗族男性在休息,似乎接近中午時刻,就是躺平時刻。從北鼓樓繼續往山坡上行走,指標上面寫著通往卡房,但卡房到底長什麼模樣,卻是找不到資料,是什麼作用也不清楚,指標不明的狀況下,只好問當地人。原來卡房也是一種集會地點,裡頭跟鼓樓一樣有火炕,只是不像鼓樓蓋得高高的,外觀與一般平房無異。從卡房外頭,便可俯瞰述洞寨以及風雨橋,這座風雨橋是重建過的,跨越寨中小溪到對岸的田地。

  在整個寨中晃了許久,心中納悶怎麼找不到南鼓樓?這才又開口問,不問還好,一問被大家笑,原來南鼓樓就在我問問題處不到10公尺遠的地方,實在是南鼓樓的建築相較於獨柱鼓樓跟北鼓樓而言,太低調了啊!

  *北鼓樓,外觀與獨柱鼓樓明顯不同。

  *另一區水上糧倉。

  *水上糧倉。

  *修補屋頂。

  *卡房內的火炕,大家圍成一圈,還開玩笑說「看到照片的人會不會以為這裡有死人」。

  *卡房內部的建築結構。

  *卡房旁俯瞰風雨橋。

  *也是四柱結構的南鼓樓,距離獨柱鼓樓並不遠,但低調的模樣讓我走過了它好幾回都沒發現。

  大概在述洞寨待了將近四個小時,才心滿意足地回去開車,繼續往廣西的方向前進。由於多了這個黎平縣境內的行程,我們決定這一晚就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龍勝縣,所以還有點時間可以在貴州黔東南繞繞。從黎平上高速公路抵達肇興鎮後,決定不走高速公路,而是去走縣道,越小的路越有可能看到純粹的民族風情,而非被包裝過的景點。

  這一路上大概也是些侗寨,但遊覽的重點就從鼓樓換成了風雨橋,沿路上有幾條精緻的風雨橋,其中印象較深刻的是六約橋和地坪風雨橋。六約橋是在六約村這個小村子附近,我們遠遠就看到精美的風雨橋建築,於是下車查看,根據介紹,六約橋始建於乾隆年間,也是當地侗族人休息乘涼的好去處,果然橋上又是或坐或臥的侗族人,突然覺得他們的生活似乎非常的悠哉。更往南行,在龍額村附近,可以看到地坪風雨橋的路標,此處道路稍微狹小,詢問了一下當地商家確定位置後,下來徒步行走大約五分鐘可達。地坪風雨橋的規模遠大於六約橋,非常壯麗,不過這座橋在1994年的水災後毀損重建,所以現在的橋基看起來是混凝土材質的,而非原有石墩,不過整座橋基本上還是維持原有的大木結構。

  *高速公路穿越一個侗寨旁。

  *六約橋,不對稱的建築是它的特色。

  *六約橋,許多村民在此休息。

  *地坪風雨橋,是此行看到最大的風雨橋。

  *可以看到井字型的大木結構如何支撐整座橋樑。

  *橋頭有不少或新或舊的石碑。

  離開地坪風雨橋,這次旅程的侗族風光也告一段落。在貴州的這幾天,徹底感受到雲貴高原上「地無三里平」且「民族雜異性高」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各民族間應當也或多或少有所交流,水上糧倉侗族常見,但新橋苗寨學會了;而侗族人幾乎不分老少全部都會說漢語,代表他們與漢族也有不少接觸;另一個讓我思考許久的,是侗族的風雨橋,我曾在福建省境內也見過風雨橋(請參考野地旅0551大田土堡-潭城堡、龍會堡與芳聯堡文內之雙龍橋),事實上閩北、浙江一帶風雨橋很多,當地稱為廊橋,建築形式雖不完全相同,但乍看之下也算相似,不知明代當年是否有閩浙一帶的漢族屯兵,將廊橋的建築形式傳入了侗族地界?這純粹是猜測,讓大家一起思考一下。

  總而言之,在三寶寨、述洞寨,以及沿線其他的侗寨都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搭配上漢族的雲峰屯堡(野地旅0755雲峰屯堡)、苗族的新橋寨,可說是連續三天精彩的民族之旅啊。接下來在龍勝縣,則要回到壯族地界,幾日前在地蘇河流域(野地旅0742地蘇河流域)與河畔的壯族有了簡短的接觸,那接下來,山寨中的壯族,又是哪番風景呢?越來越期待了。

  *三寶寨、述洞寨、地坪風雨橋地圖。


2016.08.17-18造訪
2017.08.02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