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野地旅0103:褒忠義民廟[新竹新埔]

地點:新竹縣新埔鎮下寮里43號褒忠義民廟
日期:民國九十七年一月一日
性質:地理系考察-區域地理(帶隊老師-陳國川)
---------------------------------------
  這次考察的最後一站,來到了新埔鎮的褒忠義民廟。從義民廟三個字我們即可知道,這個廟的性質與一般佛道廟宇不同,而比較類似陰廟如有應公、萬善爺等。主要祭祀的是因為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而死亡的平民,事後乾隆特頒褒忠二字匾,故稱褒忠義民廟。
  乾隆五十一年時,天地會的徒眾劫囚傷兵後逃至大里杙(今台中縣大里市),彰化知縣俞峻請求總兵柴大紀派軍協助追捕,因顧忌大里杙的武力①,柴大紀派遣轄下鎮標中營游擊耿世文帶兵三百名,會同北路協副將賀生額的部隊(總計約六、七百人)前往捉拿,駐軍於破近大里杙的大墩(今台中市東區),天地會領袖林爽文於年底起事,前來圍捕的官兵一夜之間全軍覆沒,隔日攻陷彰化縣城,殺害隨同辦案之台灣知府孫景燧等官員,一周後又攻下了諸羅縣城和淡水廳治竹塹,勢力最大時,除台灣府城外,幾乎為其所控制。乾隆五十二年,清廷派遣皇帝親信陝甘總督福康安與領侍衛內大臣參贊海蘭察率領部隊來台後,才轉守為攻,一個月後攻破大里杙,林爽文部隊躲入界外集集等地,林爽文退守埔里,後又北上,強渡大甲溪時遭泰雅族伏擊,分為兩路,一路遭清軍殲滅,林爽文則繼續往卓蘭一帶前進,又遭泰雅族伏擊,餘眾逃至南港仔山(今台北市南港區一帶山區)南邊的炭窯坑與打鐵寮(今台北木柵)一帶,淡水同知徐夢麟駐軍八堵並招安吳沙,引蛤仔難生番截堵,林爽文轉南下,於乾隆五十三年老衢崎(今竹南鎮崎頂)被捕。
  亂事期間,林爽文之屬下王作揮軍北上,六張犁(今竹北六家)粵人林先坤、王廷昌、陳資雲、劉朝珍等人率眾抵禦,保衛家園,收復竹塹後,再隨同福康安軍追剿叛軍,戰死兩百餘人,擬運回大窩口(今湖口鄉)安葬,以牛車載運屍體,不料過鳳山溪後,牛隻不肯前進,遂擲筊請示,在此安葬。後有風水師堪輿,指此處為風水極佳的雄牛睏地穴。得到地主戴禮成兄弟的同意後建塚,乾隆帝特頒褒忠匾額後,由林先坤等人籌建義民廟,乾隆五十五年完工。同治元年,以戴潮春為首之八卦會叛亂,客家義軍再次為了保家衛土而戰,犧牲亦達百人,由陳資雲等人在原塚左側再建一附塚。現在所見之褒忠義民廟,為民國五十三年時重建之面貌,由客家十五大庄聯合祭祀,客家庄中的義民廟多由此處分香而來。
  其實我們都會有種迷思是,義民只有客家人,但其實我們只要仔細觀察,閩人所居之地有六間不同的義民廟,而客家義民廟多分香於新埔,閩人所居之的地方被賜名為「嘉義」,所以,客家人以其人數少、勢力薄,舉義之時都是聯合數個閩南庄抗敵。八卦會之亂波及竹塹時,地方大戶閩人林占梅即受徵召募軍平亂,然而其晚年時因其所屬佃農與另一大族鄭家之佃農分類械鬥之關係,遭鄭家密告有二心,睡雕龍床,衣著和房間陳設偏黃色系,雖後來刑部判決無罪,但林占梅卻因不堪審判壓力而吞金自殺,因此平定戴潮春事件之人並未受封(入祀褒忠義民廟之部分人士追封官位),故只能葬在一旁的附塚。竹塹地區相對而言,處於一個閩客之間較不對立的地方,遇到急難互相馳援是可以理解的。
  義民廟正式名稱為「褒忠亭」,內部沒有祀奉神明,而是義民牌位,為客家形式,廟後有化胎建築,背對山坡,為風水所說之雄牛睏地穴所在,正後方有義塚,埋葬林爽文事件犧牲者,左方有附塚,埋葬戴潮春事件所犧牲者。一旁有個很大的花園,遊人如織。名列國家三級古蹟,並於民國三十五年於中壢創辦義民中學,四十三年遷校至竹北。至今建廟兩百二十年,特建齋醮慶祝。

  *正前方的牌樓。

  *義民廟外,搭起棚子看不到原貌。

  *褒忠亭,裡面可見相關匾額。

  *乾隆御書褒忠二字,主祀義民祿位。

  *偏殿配祀義民廟管理者、創建者等,其中有竹塹社人協助建廟的牌位,故可知客家人與平埔族交好。

  *廟後如一小溝般的化胎。

  *埋葬林爽文事件犧牲者的義塚。

  *粵東褒忠義民之總墓,這是近年重修過的。

  *附塚。

  *站在附塚前上課。

  *義民廟夕陽一景。

  *大型齋醮,就在廟前空地(隔了一排房子)。
  看過義民廟,可以瞭解到,義民之所以是客家,並非客家人特別同仇敵愾或著忠義,而是因為大規模亂事大多發生在福佬區,而客家人則是要保衛家園,恰好與官方擁有一致的目的,才能得到這樣的稱號。另外,從祭祀的十五大庄中,像是溪南徐國和,便是新社一帶新庄子的徐家墾號,所以更能夠見到一些清代各大勢力開墾的痕跡。十分值得深入探討。

  *位於新社的徐國和宗祠。
 
 
一、註釋
①大里杙的武力:乾隆四十五年,大里杙頭人林士慊因為該庄有人疑似在內山被殺,遂率領大里杙等四庄數百人攜帶槍械圍攻岸里社轄下之阿里史社,岸里社總通事潘明慈等告官曰:「大里杙林姓原本勢族豪強,素著搶劫之犯,案積山可查,四鄰之口,如川可鞠」。然而理番同知史崧壽與彰化知縣張東馨竟推諉不敢處理,後台灣知府萬綿前雖責令彰化知縣同軍隊查辦,但終究不敢處理,縣令與理番同知各自出銀兩百五十元安撫阿里史社平事。兩年後由林士慊(漳州人)為首和謝笑(泉州人)為首的兩方發生械鬥,波及周邊兩百餘庄,死傷數百人,鎮壓後雖處決三百零四人,但地方武力並未被削弱。
二、參考資料
1.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