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野地旅0415:八通關古道雲龍瀑布段[南投信義]


  *直瀉而下雲龍瀑布下層,像是掛在懸崖上的白絲帶。

  前一天成功登頂郡大山(野地旅0414望鄉山、郡大山連走)之後,我們在南投縣信義鄉的東埔溫泉區住了一晚,不過經濟拮据的我們並不是住溫泉旅館(後來想想應該要去住一下的),而是住在整個東埔溫泉區最高處的東埔山莊,拖著充滿乳酸的腳步在東埔溫泉區的斜坡奮力走上東埔山莊,是件很累人的事情,加上不少人是首次攀登百岳,有種精疲力竭的感覺,或身上多少有些受傷,所以原訂攀登郡大山的隔天要走一小段「八通關古道」的計畫,最終只有我和庭毓兩個人實行了。

  在台灣的登山界,八通關古道可是赫赫有名,除了秀麗的風景,以及沿途可以順登玉山群峰(通常由塔塔加鞍部進入)、八通關大山、大水窟山、秀姑巒山、達芬尖山等百岳名山之外,更重要的是這條古道在台灣東部以及山地開發史上的重要地位。清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爆發(野地旅01970301石門古戰場與琉球藩民墓)後,有鑑於日本等列強覬覦台灣的戰略地位,因此清廷對於台灣地區的統治趨於積極,沈葆楨因而有開山撫番之議,並分北、中、南三路開發通往東台灣的道路,北路為噶瑪蘭至奇萊(花蓮)的蘇花古道,即今日蘇花公路、日治時期蘇花臨海道的前身(野地旅0217羅大春開路碑0218清水斷崖0325蘇花古道崇德段0347漢本車站與和仁展望點);南路則是從屏東射寮(即今日車城)經琅嶠(即今日恆春)到台東卑南的卑南琅嶠古道,也就是現在鼎鼎大名的阿朗壹古道(野地旅0196阿朗壹古道0300再遊阿朗壹古道);而中路正是清代的八通關古道。

  北路、南路都造訪過不只一次,倒是中路仍一直只是個夢想,幻想著八通關大草原上的白色菊花遍地、金門峒大斷崖的驚險萬分,不過由於八通關古道一直以來必須要自己步行,所以遲遲未能成行。趁著這次機會,先來探探八通關古道的一小段,發思古之幽情一番。同治十四年(1875)台灣鎮總兵吳光亮率眾由林圮埔(今竹山)通往東埔社心(今東埔),至八通關、大水窟後,於璞石閣(今玉里)進入花東縱谷,路寬六呎,工程規模浩大,但由於原住民的強力抵抗,中路僅通行二十餘年便告廢棄;日治大正八年(1919)改開八通關警備道路,以大水窟為界分為東西兩段,其中東段路徑與清代八通關古道完全不同,八通關警備道的修築也曾受過原住民的阻撓(例如發生於大正四年的「大分事件」等),因此沿線有較多的警備駐在所,路況也維護的較好,然而因為自然環境的變遷,大水窟山以東的八通關古道是較難以行走的。

  今日的清代八通關古道僅存八通關以及父子斷崖有少量殘跡,而整條古道則於民國七十六年被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是台灣唯一被列為一級古蹟的古道,而我們這次走的,僅是東埔側「觀高段」中的東埔-雲龍瀑布這一小段,大約3.6公里的路程,整段海拔高度約在1000-1500公尺左右,並不算太難走。


  *八通關古道(大水窟山以西)一帶地形圖。

  現今的八通關古道入口位於東埔溫泉區往東光(東埔一鄰)的道路旁,一開始是一小段陡升,不久後接到產業道路,循產業道路而上,經過一家「愛玉小站」之後,腰繞而上,接著就會來到古道的步道段。古道從東光上方經過,迎接我們的是一片峭壁,也就是著名的「父子斷崖」,其實全名為「父不知子斷崖」,形容行走在斷崖上之險,連父親也顧不了兒子了。此處有一個解說牌,說父子斷崖的形成是因為沿著沙里仙溪往北是「沙里仙斷層」,因而產生這個落差極大、地質破碎的斷崖。


  *東埔溫泉區,位於彩虹溪的扇階地形上。


  *八通關古道入口。


  *接上產業道路後繼續往上行。


  *沿線可以眺望東光聚落,以及沙里仙溪對岸的烏乾坑溪扇階地形。


  *不久,就準備走上父子斷崖。

  今日的父子斷崖,其實可以放輕鬆走(注意落石),因為絕大多數的路段都已經加上了圍籬,與之類似的例如太魯閣錐麓古道(野地旅0292錐麓古道),就顯得驚險許多,不過還是有幾段路要小心通過。這一段路並不長,不過可以觀察到此處確實地質十分破碎,據說在此段仍有殘留部分石階遺跡,不過我並沒有注意到。

  不久後即轉入東南側的陳有蘭溪谷,此一溪谷非常的直,古道就沿著陳有蘭溪的右岸山壁開鑿,大多是在山壁上,有的甚至是位於絕壁之處,但是步道平緩好走,其風光比起錐麓古道在錐麓斷崖的那一段,是十分的相似(當然錐麓斷崖是高出不少);沿著陳有蘭溪谷,看向盡頭,一座大山矗立於溪谷的那一端,從地圖上判斷應該是八通關大山。途中僅有一條岔路,是往溪谷下切到樂樂溫泉,越溪後也可以攀登對岸的樂樂山。


  *轉入狹窄的陳有蘭溪谷(左);行走於陳有蘭溪谷之間的八通關古道(右)。


  *部分絕壁之處古道鑿壁而進。


  *右下為樂樂溫泉岔路。


  *陳有蘭溪谷,盡頭處為八通關大山。


  *陳有蘭溪谷與八通關古道,居高臨下氣勢非凡。

  由於八通關古道到乙女瀑布前,幾乎是平行等高線前進,因此雖有爬升,但因坡度不大而顯得輕鬆,要不是因為沿途照相、觀察地形、品味植物、細看風景,不然3.6公里的距離其實大約一個小時便可抵達。大體上古道就是沿著陳有蘭溪右岸的山腰開闢,部分較危險的路段也架設了鋼筋橋梁,在好天氣前往沒有太大的安全疑慮。

  3.5公里處,古道穿過一個小小的「石門」後,有一片平台可供休息(不過就在返回台北後幾天,該處就傳出虎頭蜂螫人事件),我們決定先前往「預計」只剩一百公尺的雲龍瀑布,再折返回來休息、吃點東西。果然,轉個彎,進入一處山凹,就可以看見遠方白瀑飛瀉而下,是為樂樂溪瀑布,位於雲龍瀑布的下游處,但其實在這個角度仍看不見雲龍瀑布本尊,看到的是一條新出現的沖蝕溝;這條無名野溪的河道實在太陡,幾乎可以看做整段溪流都是瀑布了!

  隨後會先經過一道較小的瀑布,若要命名,或許可以叫做「雲蛇瀑布」吧!就像是一條要爬上山頂的白蛇,迂迴於山溝之內。續前行,接近雲龍瀑布處,步道收窄,在這邊行走要小心,除了腳下一外,還有頭上的落石,一旁的岩壁因為滲水,而長了些黃黃的結晶,很像迷你型的石灰華階地,還挺有趣的。接著,雲龍瀑布就在眼前了。


  *3.5公里處的小石門。


  *雲龍瀑布下游的樂樂溪瀑布,眼前所見的山溝則是新的沖蝕溝(左);「雲蛇」瀑布,顯得秀氣(右)。


  *驚險的木棧道部分。


  *岩壁滲水處黃黃的,且有類似石灰華階地一般的結晶覆蓋於岩石上,這一層一層的推測可能是板岩本身的片理。


  *前方有人休息處,轉過去就是雲龍瀑布了。

  雲龍瀑布主要分為上下兩層(也有人將樂樂溪瀑布加入,視為上中下三層),據說上層瀑布約有50公尺高(但目測感覺沒那麼高),下層瀑布則高差達70公尺,加上水量十分可觀,因此可說是八通關古道觀高段的第一景點。古道從兩層瀑布之間經過,欣賞上層瀑布是比較容易的,而下層瀑布則必須繞過這個山坳,會有比較好的角度。不過要前往這個「最佳角度」的路,被方才所見的沖蝕溝所破壞,正在建築新的吊橋但尚未完工,我們倆評估了一下水量與跨距,認為還可以通過,就這樣跨了過去,許多遊人則打退堂鼓,畢竟還是有其危險性。

  不過來到山坳另一頭,看雲龍瀑布下層,才是最經典的景致。在青山斷崖之間一到白練飛瀉而下,因而有「青山白練」之美名,而最吸引我的,其實是雲龍瀑布底的一個小巧可愛的瀑潭,整幅畫面筆直而工整,比起剛剛的「雲蛇」瀑布,雲龍瀑布確實是多了一番王者氣息。


  *雲龍瀑布上層。


  *準備跨越沖蝕溝。


  *跨越沖蝕溝之後才能看到雲龍瀑布下層全景,包含底下的瀑潭。


  *從沖蝕溝處往下看,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整建中的吊橋,要跨越剛剛的沖蝕溝。

  滿意了下層瀑布的角度,我們兩個便想與上層瀑布更親近一點,於是從跨越樂樂溪的橋邊攀爬往上層瀑布。上層瀑布底下也有一個瀑潭,而且越接近瀑布,飛濺的水氣更像是天然的冷氣一般,原本感覺很熱的我們,居然冷到會發抖!當接近時,才會發現「雲龍」不僅是氣勢驚人,還因為地形、溫度差的關係,帶來陣陣強風伴隨著小水珠,眼鏡大概不用幾秒鐘就會全溼,更別說要在此處拍照。我們仍勉強拍了幾張,隨後懾於雲龍之威,速速撤退,不過要小心的就是岩石十分濕滑。


  *雲龍瀑布上層,站的越近,越能感受到雲龍之威。


  *雲龍瀑布上層的瀑潭。


  *溪水準備流下雲龍瀑布下層處,古道的橋樑從上跨越。

  不知不覺,也在雲龍瀑布這邊耗了將近一個小時,美景使人流連果然不錯,時序接近正午,我們回到3.5公里處吃點東西、補充熱量,不久後,此處的山區開始下了點小雨,為了避免雨勢變大,於是我們就快步原路折返。在雲龍瀑布之後的乙女瀑布,以及更在遠方的八通關大草原,就留待有緣之時再來了。

  回到「愛玉小站」,大概也僅花了一個小時左右,行程算是挺快的,上午八點自東埔出發,約十二點回到愛玉小站,吃碗愛玉,回到東埔溫泉區也才十二點半,吃過午餐後還可以慢慢散步至客運站,等待下午兩點多的客運離開東埔。


  *愛玉小站,裡頭綁了許多的登山條。


  *愛玉上面加了不少山粉圓,吃起來與平地愛玉不同,多了一股青草味。

  整體來說,如果八通關古道只走到雲龍瀑布,那幾乎是個適合闔家蒞臨、平易近人的景點,這與我先前對於八通關古道篳路藍縷的想像其實有很大的出入。不過再遙想百年前吳光亮率兵開闢中路八通關古道,破碎的地質以及陡峭的山壁,他們是如何斧鑿山林,又是如何穩固基礎,同時還要避免原住民的襲擊,我想勢必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犧牲、奉獻的故事曾在這條古道上發生,隨後,這條「偉大」的道路,在清朝、在日治時期、在現代則分別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而影響了台灣的社會與歷史。

  這次雖然只走了一小段,但領略風光、緬懷歷史,不失為一次豐富的旅程。期望有機會能夠再來一親八通關古道之芳澤,成為古道歷史上一位不留名的過客。


一、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八通關古道
2.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日據八通關越嶺道


2011.10.09造訪
2011.11.30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