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

生活札記:齊柏林作品《看見台灣》電影推薦



【《看見台灣》獲得第五十屆金馬獎年度最佳紀錄片】

  今天(2013.09.23)有幸受邀前往觀看著名空拍攝影師齊柏林的首部電影作品,也是台灣第一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的試映會!從年餘前知道齊導正在籌拍空拍電影時,就非常的期待,終於在今天得以一睹為快,也讓中秋連假之後那特濃的Monday blue頓感消退。於是趕了個早,在預定進場時間前五十分鐘就抵達試映地點,現場冠蓋雲集,人潮洶湧。



  燈光將滅,樂聲響起,令人期待的一刻終於到來。

  第一幕出現的是片蒼翠但光影變化非常明顯的淺山丘陵地,從這邊開始,身為一個地理人,便不斷的動腦想這到底是哪裡,每一幕都是令人屏息讚嘆的傑作,目不暇給。沒想到鏡頭一轉,看到的景致卻令人嘆息。想起不久前,齊導剛好來和平高中演講,講到了拍攝這部片子的心路歷程。一個人如何能下定決心,耗資九千萬元,到處籌錢之外,還能親自赴國外學習操縱特殊設備的技術,並且忍受著在直升機上因氣流不穩定而造成的恐懼,著實令人敬佩,其中的好幾個鏡頭,心中都在想著「這飛機到底怎麼飛的」。透過何國杰先生創作的磅礡音樂、吳念真先生的真摯旁白,還有齊導團隊所聯合創作的影片內容,帶著現場觀眾從「接近神的角度」,看待台灣的人與地。

  影片中「大多數人看不見,少數人假裝沒看見,但沒看見不代表不存在」這段話,當老師的或許特別能體會吧!常常看到學生在台下祟動、玩手機,不把握自己有限的學習時光,眼中看的一清二楚,心中有著無限的感慨。齊導在直昇機上,看到了風災過後的殘破大地、不肖商人的偷排汙水、持續啃蝕台灣山林的水泥礦場等.....,我們沒看見,並不代表不存在,事實便是台灣正被我們快速的消耗。我是一個看到莫拉克風災災情報導時,會忍不住掉眼淚的人,看到台灣人在寶島上無限制的耗損自己的故鄉,又不禁淚滿眶。

  還好,在接近《看見台灣》片末,兩位採取自然農法的辛勤農人,像是親身在土地上,以身作則,告訴我們該如何面對已經殘破的台灣母親;面對台灣,我們其實還有無限的可能性。影片最末,當直升機飛上了玉山山頂,原聲合唱團的小朋友們,身著族服,在台灣最高點唱著台灣土地上最純淨的歌聲,並拿出國旗揮舞的那一剎那,我這個淚點超低的人,再度為《看見台灣》獻出我的眼淚。



  就我自己看《看見台灣》的感覺是,雖然旁白不多、故事不多,但全片所述,就是你我的生活世界,這個故事不該由齊導來說,而是應該由自己來說。看完《看見台灣》,步出電影院,在樓梯間緩步前行時,腦海中其實閃過無數個念頭,想想自己活到現在二十幾歲,對於台灣這片土地,到底關心過多少?付出過多少?

  《看見台灣》一片,我想全台灣五大地理系以及其他相關科系,都應該要鼓勵學生、甚至要求老師也要一起看;《看見台灣》也是中學地理老師絕佳教材,除了最基本的山川環境之外,「人地關係」本來就是地理學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政府單位更應該把每年四小時的環境教育時數,抽出來看《看見台灣》,唯有執行政策的人員能夠「從心感受」,才會有感於台灣環境的秀美與脆弱;全台灣的民眾也應該來看《看見台灣》,因為這是你我的故鄉,對於故鄉,我們責無旁貸。

  如果,我有機會利用《看見台灣》來教導我的學生,那麼我希望《看見台灣》成為孩子們認識台灣環境的起點,同時也是關心台灣環境的光源,從而培養時時關心自己身處的環境,我們要求的不多,只要全台灣的人都能「做好自己的本分」,那麼母親台灣就會許我們一個長遠的安樂。

  在這邊,下巴向各位讀者強力推薦本片,《看見台灣》將於2013.11.01正式於院線上映,請大家帶著你的親朋好友,一起到電影院,譜出你《看見台灣》之後屬於自己的鄉土故事!

(按下圖可連往《看見台灣》Facebook粉絲專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